第305章合肥之战(一)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周府字数:3765更新时间:24/06/30 15:08:45
    合肥西城上,张辽抚剑立于女墙后,望着城外的河堰,脸色凝重。以他兵略不难猜到霍峻的意图,大概是筑堰蓄水,欲水淹合肥城。

    算着即将到雨季不日将至,张辽捶了捶城墙,心有不忿。

    “将军,看!”

    侍从指着正在调动的霍峻大军,喜悦说道:“或是夏侯将军南下救援我军,霍峻不得不分兵北上。”

    张辽没有作答,而是眯着眼静静观望敌军的调动。

    却见旌旗迎风而动,军士从营寨而出,在各部将领的率领下,向北进军。诸军之中,唯有固守河堰的黄忠本部未动,连那霍峻本部也向河堰营地移动。之前军势浩大,环绕城郭的军寨,被人所遗弃,仅剩城西的河堰营地。

    城外霍峻大军调度声势之大,不仅张辽发现,连李典、朱光二将也察觉到,前后脚陆续至城西。看着霍峻将兵力收缩,囤积到河堰周围。依托此前河堰的工事,搭建起营垒。

    见状,朱光欣喜不已,说道:“当是援军抵达,霍峻不得已率军分兵北上御敌。今收缩各营至河堰,如能占据河堰,或是击败留守河堰兵马,合肥之围可解,亦能与夏侯将军表里俱发,以破敌寇。”

    说着,朱光看向张辽,说道:“张将军,霍峻帐下羆虺军北上,敌寇精锐已走。此乃击贼之时,不可错失如此良机。若待雨季至,敌寇水决河堰,我合肥必被敌军所破。”

    羆虺军的精锐程度,合肥城内守军尽知。昔朱光曾出城袭扰河堰工事,羆虺军奉命阻挡。朱光所率精锐根本不是羆虺军的对手,交手数个回合,直接被击溃,所部溃逃。幸亏张辽率军杀出,才救下朱光所部。

    按照张辽的评价,羆虺军的精锐程度,不论是兵员素质,亦或是甲胄、兵器,已是一流的精锐部队,五千羆虺军足可以击败数倍于自己的普通军队。

    张辽手搭在女墙上,冷静说道:“怕是霍峻诱战之策,畏合肥城坚,以作分兵据敌之象,诱我军出战,同时埋伏精锐于城外,围杀我出城野战之兵。”

    李典手抚汉剑,冷笑说道:“若按张将军之言,那我等窝在城里,等霍峻水淹合肥便好!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李典看了看四周的军士,说道:“霍峻围城已近四月,城中粮草可是不多,军士渐有恐慌之情。”

    自霍峻从去年冬天开始北上合肥,在合肥城外呆了三个多月。城内军士几乎亲眼看着河堰一点一滴地被修筑好,又面临即将到来的雨季,这让他们不心慌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看了眼万里无云的天空,张辽的肩膀隐隐作痛。自天柱山之战后,他的肩膀被关羽所伤,虽然被良医痊愈,但已达不到巅峰的水平,且每逢雨天前夕,他的肩膀都会疼痛不已。

    揉了揉肩膀,张辽说道:“雨天将至,霍峻调兵北走,不可不战。然为避霍峻诱我出战,让斥候出城探查数十里,看是否有伏兵。”

    说着,张辽又指向河堰,说道:“今下派军士出城试探留守河堰军士,临近晚间再派一批军士试探敌军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在张辽的布置下,城内军士按照他的吩咐分成两批,陆续出城袭扰河堰营地。

    首次,张辽亲自率军袭扰,赵云以精锐部队迎战,依托拒马、鹿角作战,击败斩杀曹军百余人。

    第二次,临近黄昏之时,张辽再次率军杀出,赵云正在进食。黄忠率帐下军士亲御,击退袭扰营垒的张辽。

    是夜,张辽召集李典、朱光、薛悌三人于堂内,商议破敌之策。

    张辽将佩剑放在案几上,说道:“据斥候所报,城外二十里内,并无霍峻伏兵。我料霍峻已知徐州援兵之事,故遣大军及羆虺军皆尽数北上,修筑营垒,欲阻夏侯将军南下。”

    说着,张辽环顾众人的面容,说道:“大军北上,霍峻移营河堰,黄忠、赵云为其羽翼,当是欲固守营垒,以待雨季至,时行水决之策。今当先发制人,不可如霍峻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辽派城内军士袭扰,赵云、黄忠轮流出御。黄忠者,苍老匹夫,力气渐散,非刘备心腹之将;赵云者,武力刚强,威震江左,刘备爪牙之将。故兵马强弱,赵云将强军,黄忠将弱兵,分驻两营,此为破寨之机。”

    “明日当如今日,遣军士出城袭扰,且又派斥候巡查城外,谨防霍峻设伏兵于郊野。若明日霍峻依旧如此,我与李将军于后日平旦出城,与霍峻决一死战。”

    继而,张辽看向李典,问道:“攻破敌营,斩杀霍峻,建功立业,当在此时。不知曼成将军敢随辽出战否?”

    李典脸色肃然,拱手说道:“典愿从丞相之令,随将军出城作战。”

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张辽沉声说道:“辽与曼成将军出战,则由朱将军守城,护军监察城内兵卒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朱光、薛悌二人应话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且不言张辽敲定出城与霍峻决战的部署,时俞韶、丁奉、高歆三将率五千羆虺军披甲负粮,在斥候不断的指引下,向东北趋行,赶赴东成。

    东成县位于成德以东,与其相距百余里。吴敦、吴靖兄弟率援军渡过淮河,在夏侯惇的指示下,从东成向合肥进军,两军欲于合肥北部汇合扎营。

    为何是吴敦、吴靖兄弟率援军支援,而非是徐州刺史臧霸。一是与地理位置有关,吴敦为利城太守,兄吴靖为东海太守,二人离合肥战场近。

    二是臧霸正为糜芳的北上而头疼,糜芳此行北上带了之前青徐海滨的乡人,在本地人带路下,糜芳连破数座县城。当夏侯惇的书信来时,臧霸正率军士征讨糜芳,夺回县城,赶他下海。

    臧霸、孙观分了两三千兵马与吴敦兄弟,让他率本部兵马及他们所给予的军队,支援合肥战场。吴敦兄弟不敢怠慢,率万人兵马渡过淮河,赶赴合肥。

    从淮陵至合肥两三百里,霍峻收到消息,从派出羆虺军中间花了两三天的时间,吴敦兄弟走了百余里,刚过东成。

    次日,吴敦兄弟帐下军士过东成,午间时行至西葛陂,与羆虺军遭遇,战斗一触即发。

    相较于仓皇备战的吴敦兄弟,羆虺军虽略有慌乱,但提前知晓将打遭遇战,在将校的调整下,又迅速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羆虺军旗下,俞韶召集丁奉、高歆二人商议对敌部署。

    俞韶望着远处的徐州兵,问道:“我奉都督之令,我军远赴而争胜,敌远赴而无备。今与敌寇遭遇,当力战而取胜。然以骑卒为先,甲士于后,力挫敌兵,可否?”

    高歆、丁奉观望徐州兵军势,却见徐州兵因遭遇羆虺军,仓皇的军士在军官的呵斥下,从行军队列仓促变阵,阵型不整,旌旗混乱。

    高歆持槊而立,说道:“徐州兵多是匪徒之徒,行军无甲。今军阵不整,兵势混乱,当可击也!”

    说着,高歆指向徐州兵阵,说道:“前军不可击,歆率骑卒从侧翼入阵,二位将军从正面率军破阵,步骑合击之下,徐州兵必败矣!”

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三人仓促敲定会战方阵时,帐下羆虺军迅速整队,骑卒布置于两侧,步卒列阵于前,已是渐渐有阵型的雏形。然今下的徐州兵,吴敦、吴靖兄弟二人忙于招呼军队列阵,军士又在紧急穿戴甲胄。

    遭遇战,检验军队的精锐程度,最好的方法,莫过于遭遇战。两军无备,仓促而战,唯训练出众者胜出,徐州兵与羆虺军的差距明显可见。

    少顷,不待徐州兵列阵完毕。羆虺军已击鼓声,鼓声大作,震天动地,步骑列阵而进。

    因右侧为西葛陂,河陂之地,不利骑卒奔驰。羆虺军千名骑卒分居左侧,高歆持槊高呼,帐下骑卒随他从锋,势如飙风疾雷,直向徐州兵而去。

    紧随在骑兵之后的,乃是羆虺军四千名披甲锐士。步卒前进时,前以矛弩为先,刀盾居中。羆虺军无兵种之分,操矛者,亦使弓弩;不使矛者,则操刀盾。兵戈如林的羆虺军,在脚步踏地的烟尘中若隐若现,向徐州兵猛地压上。

    步骑齐进,突击徐州兵。当以骑卒先,步卒在后。千名骑卒在江淮之地,即便是在曹军中,亦能说得上是大规模的骑兵。

    高歆来自渤海,霍峻能委任他出任羆虺军骑督,便是看重他善使骑兵的特点。

    此次与徐州兵遭遇战,高歆将千名骑卒分成两部,一部与徐州骑卒拉扯,他自率一部从混乱处杀入徐州军阵。

    兵锋如狼似虎,凶猛蹈阵。

    徐州军反应过来,让弓弩手上前,张弓施射。然匆忙集结作战的弓弩手太少,箭矢稀稀拉拉地破空,能射到骑卒身上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“射!”

    高歆纵马于前,弯弓射箭,瞄着仓促列阵的徐州兵卒,攒射了过去。数百支箭雨从凌空而去,在马速的加持下,射向徐州兵卒。

    徐州兵卒因行军的关系,绝大部分未着甲,中箭受伤者众多,前排矛手纷纷倒下,让勉强结成的军阵混乱起来。部分徐州军士见骑卒的气势迫人,骑射精准,不由恐慌起来,纷纷后撤。

    高歆所部骑卒尚未入阵,就见徐州军前排士卒四散而逃,哪敢与硬抗骑卒,任凭军官怎么呼唤都没有用。

    徐州军中体格壮硕的校尉颇有胆勇,骑着战马砍杀逃窜的步卒,试图纠合力量阻遏羆虺军骑兵的突击。

    见状,高歆驱马而上,持槊迎战。错马间,那名校尉便被高歆一槊戳死,倒在地上。抽槊而行,高歆左持长槊,右握短矛,于阵中左右冲突,无人敢挡,徐州步卒惶恐而逃。

    徐州兵赶路南下,无论是基层士卒亦或是将校都没有在东成作战的准备。或是根本没想到霍峻派出羆虺军奔袭他们。

    羆虺军,披甲而行,赶路虽是辛苦,体力难说比徐州士卒充沛。但在遭遇战时,有无披甲,有无作战准备,将是决定性的关键。

    高歆率五百骑卒入阵,便让徐州兵彼此惊吓,避让锋芒,不敢迎战,在短时间内中纵穿了军阵,直逼吴敦身前。让吴敦招呼左右部曲迎战,希望拖住高歆,给予本阵整队的时间。

    岂有吴敦想得那么简单,在高歆率骑卒入阵后,丁奉率披甲锐士入阵。弓弩为先,刀矛肉搏,步卒正面迎战。

    徐州步卒仅一个照面,便扛不住羆虺军步卒的冲击。几个回合搏杀,徐州军前部彻底溃败。但凡有凭借勇力负隅顽抗的徐州士卒,几乎都是死在羆虺军锐士刀下。

    步卒攻正,骑卒侧击,步骑冲锋之下,羆虺军摧枯拉朽,击溃外围军阵,逼杀至吴敦兄弟本队。徐州士卒大面积溃逃,旌旗伏倒,纷纷往后逃窜。唯在战场上留下大量装有辎重的车马,以及投降的步卒。

    如此形势之下,身为贼寇出身的吴靖,见败局已定,放弃大部队,领着部曲,直接逃窜;吴敦反应慢了点,本队被溃兵冲散,让高歆与骑卒杀了进来,死在了乱战之中。

    吴敦战死,吴靖败逃,徐州援军溃败。然羆虺军虽击溃徐州兵,但有无披甲的差距,又显示了出来。披甲的羆虺军锐士追不上那些无甲逃窜的徐州步卒,唯有高歆率骑卒追杀逃兵。

    追杀数里,俞韶、丁奉、高歆三将主动收兵,就地休整。

    时间匆忙,诸位且看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