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皆不如李伟
类别:
历史军事
作者:
那个李伟字数:4279更新时间:24/06/30 14:54:19
奉天殿上,蓝玉将准备好的奏表呈上,然后便眼巴巴的望着他,期待着封公的旨意,他身边的诸将也是同样的心理。
然而朱元璋看罢仅仅是点了点头,然后便放到一旁,淡淡的道:“这次你率军北征功劳最大,定少不了你的赏赐。”
蓝玉闻言,立刻拱手高声道:“谢陛下,这次大军能不费寸兵就获得如此大胜,全赖陛下圣德神威!”
朱元璋瞥了他一眼,对他这粗暴的马屁有些不喜。
“但你胆大妄为,不但纵兵毁关,还与元妃污乱私通,是也不是?”朱元璋突然语气一转,大声喝斥道。
刚绞尽脑汁才说了句恭维话的蓝玉,闻言混身一僵,有些反应不过来。
在他身侧的孙恪连忙暗中推了推他,蓝玉回过神来,赶紧拜倒在地,惶恐道:“臣……臣知罪!”
“陛下,大将军他也是一时糊涂,还望陛下宽宥。”
“望陛下宽宥!”
众将纷纷跟着拜倒求情。一旁侍立的勋贵中也有人出班帮忙说好话。
不过有人帮忙就有人落井下石。
“陛下,我华夏乃礼仪之邦,怎可如蛮夷一般,虏主妃嫔归降,永昌侯身为主将,不但不礼遇之,还纵欲污乱,实在有辱大明威仪,且会令已经归降的前元将士心生怨怼,于边关安宁大不利呀!”
吴沉出班奏道。
“吴尚书所言极是,陛下,此事若处置不当恐怕有损朝廷威信。”王杰跟着道。
北征的一众将领闻言,顿时对两人怒目而视,残存的血煞之气吓得两人也不禁浑身一颤,不过想到这里是朝堂,而且他们背后还有邗国公呢,顿时又挺直了身子。
蓝玉低着头不敢乱看,但也是恨得咬牙切齿,暗暗记下了这两人的声音。
“两位大人言重了,大将军虽然有过,但此战的莫大功勋也不可不赏。”詹徽道。
“是啊是啊,臣附议。”
不少人跟着说情。
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的朝堂可不再是李党的一言堂了。
朱元璋扫了众人一眼,许久后才冷哼一声向蓝玉道:“这次看在你战功卓著的份上咱就暂且饶你一次,若有再犯,严惩不贷!!”
跪在地上的蓝玉听到这话才松了一口气,连忙叩谢道:“谢陛下开恩!”
朱元璋这才淡淡的道:“起来吧。”
“是!”蓝玉压下心里的忐忑的站起身来。
随后朱元璋便命人宣布了对北征大军的赏赐。
以他为首的诸多将领,各赏赐宝钞数千贯不等,文绮数十匹,其他珠宝若干。
其中都督佥事孙恪得封侯爵,食禄两千石,是这些人中得赏最厚的一个。
除了他,其他人也都有晋升或加禄。
圣旨宣读完,诸将都是欣喜不已,然而蓝玉心中却是一沉。
这圣旨上虽然也没少了他的赏赐,并且还是赏得最多的,但从头到尾都没提给他封公的事,他作为大军主帅,这次功劳之犹胜过曾经的李伟,然而李伟都给封公了,他竟然没封!
“臣等领旨谢恩!”
诸将拜倒,而蓝玉还在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元璋。
“怎么,咱给的赏赐你不满意?”朱元璋盯着他问道。
蓝玉心中一惊,连忙跟着跪下谢恩:“没有,臣谢陛下隆恩!”
朱元璋轻哼一声,这才让众将起身。
朝会结束,朱元璋先行离开,群臣也纷纷散去。
等朱元璋走后,蓝玉立刻用凶狠的目光看向吴沉和王杰几人,吴沉等人顿时心下一寒,连忙快步出殿,躲开他的目光。
出了大殿,他们又赶紧拉上了盛勇和胡海等人一块走,心下这才放松了许多。
孙恪和王弼众人簇拥着蓝玉随后也出了大殿,只是相对于众人的欣喜,蓝玉的脸色却是阴沉如水。
本来这次依仗这次大捷他封公是板上钉钉的事,但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多差子。
大胜后他是有些膨胀了,胆大妄为的事做了不少,但相比起了覆灭北元的大功,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?何至于当朝斥责?
蓝玉站在殿外的台阶上,望着吴沉和盛勇等人,在痛恨他们的同时,心里也对朱元璋充满埋怨。
孙恪看到蓝玉的神色,连忙收起封侯的喜悦沉声骂道:“哼,这些李党奸人,竟敢坏了大将军的好事,咱们绝不能善罢干休!”
“就是,这些王八蛋,竟跟咱们作对,老子恨不得直接砍了他们!”
“还有那个李伟,不过是打败了一个小小的倭国而已,有什么资格跟咱们的大将军相比,他都能封公,大将军更应该封!”
“就是……”
其他武将也跟着附和。
“哼!”
蓝玉冷哼一声大步离去,众将也都纷纷跟上。
众人离去后,两侧的侍卫中立刻有人转身离开。
谨身殿,朱元璋一边在徐寿和几个小太监的服侍下换下朝服,一边听着侍卫的禀报。
吴沉几人以及蓝玉他们的一言一行,都被这个侍卫详细的描述了出来,连语气表情都不带错的。
“吴尚书等人似是对永昌侯等将有些畏惧,拉上了海门侯盛勇和东川侯胡海结伴离去,蓝玉和诸将对他们出言弹劾永昌侯很是愤怒,甚至扬言要杀他们……”
侍卫仔细的说着。
朱元璋听了不禁轻哼一声。
这些武将就是大老粗,刚出大殿就敢大言不惭的要砍杀朝廷重臣,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。
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家伙也就是说些大话,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在京师重地无故行凶杀害朝廷大臣。
“行了,咱都知道了,下去吧。”朱元璋听完后淡淡的道。
“是!”
侍卫行礼后恭敬退下。
换好了常服,朱元璋便坐下来休息了片刻。
这时,门口的小太监进来禀报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求见。”
朱元璋微微一愣,放下手中的茶,道: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“是。”
小太监出去通报,朱标立刻走了进来,拱手一礼:“父皇。”
“嗯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“朝堂上的事都知道了?”
“是。”
朱标应道,他虽然没参加,但詹事府却是每朝必在,而作为他的属官,詹事府的官员自然会及时他一切告知与他。
“你怎么看?”朱元璋轻声问道。
朱标想了想,问道:“父皇真的不给蓝玉封公了吗?”
朱元璋笑了笑:“怎么,不行吗?”
朱标眉心紧蹙,劝道:“父皇,蓝玉虽然有错,但他此次灭元乃是大功,若不给重赏的话,恐怕北征将领难免心生埋怨,儿臣以为,还是应该给他封公为好。”
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:“不错,你说得对,是应该给他封。”
“那父皇为何如此?”朱标疑惑。
朱元璋看了看他,轻声道:“父皇老了,以后朝政之事要慢慢的交给你,今后朝会你也上殿吧,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说。”
朱标闻言,顿时明白了过来,这是又在给他送人情。
蓝玉虽然跟他有些亲戚关系,但若无足够的恩情,今后也不一定就会忠心于他,现在就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。
“是,儿臣明白了。”
“嗯。”
朱元璋淡淡的点了点头,端起茶碗喝了口茶,又问道:“你觉得这蓝玉,跟李伟相比如何?”
朱标沉吟片刻才道:“若论战功,蓝玉与李伟或许在伯仲之间,但论治政,恐怕远比不上李伟。”
“哼,这你就错了。”朱元璋不屑道:“蓝玉虽然作战勇猛,但是李伟造的那些火器你也知道,若真要两军对阵,任凭他如何勇猛,也绝无法对抗李伟那些使用火器的军队,这蓝玉,无论文武,皆不如李伟。”
朱标微微一愣,他没想到父皇对李伟的评价竟然这么高,若是这么说起来,那李伟岂不是大明第一重臣了?
朱元璋注视着他,意味深长的道:“咱跟你说这些,就是提醒你,即便有了蓝玉作为牵制,你也不一定能驾驭得了这个穿越者,尤其是将来若是真给他封王,那就更无人能治了。”
蓝玉的能力几乎已经到头了,但李伟的才能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,那些连射的火铳,会跑的钢铁车,还都没造出来,若是造出来了,那又是改变天下的大功,到时候不封王都说不过去。
而其他朝臣,无一能有这种大功,毕竟,穿越者带来的是一个未来世界数百年的科技成果,远非这些只会之乎者也的文臣和光知道挥舞刀枪的武将能比。
朱标张了张嘴,想要劝解一下,他觉得李伟并没有不臣之心,只是秉持着一颗平等之心,既不愿屈居人下也不愿高高在上。
只是这种观念显然也是不能被帝王容忍的。
“儿臣明白。”
朱标想了想,最终还是没再多言。
朱元璋又悠悠的道:“上十二亲军卫,咱已经在逐步更换火器了,现在也差不多完成了,凭借这些装备了火器的亲军卫,足以镇压四方,不过你还是得小心李伟这臭小子,咱总觉得他有许多事在瞒着咱,虽然咱已经把他掌管过的神机营和水师都调离了,但是他还有三千护卫,咱就担心他瞒着咱偷偷造出了那些连发铳,到时即便他仅有三千护卫,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威胁!”
电影他都看过,自然明白那些东西的威力,若是哪天李伟突然给自己的三千护卫装备了这种神兵,那就麻烦了。
“父皇的意思是想裁撤他的护卫?”朱标疑问道。
然而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,沉声道:“那些护卫不重要,重要的是军器局和明黄学院,这两个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!”
提到这两个地方朱元璋表情无比严肃:“军中的先进火器全部来自于军器局,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然无需多说,而明黄学院则是未来,里面或许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像李伟这样的人才,咱会找机会把这小子支开,将这两个地方彻底掌控在手中,你今后也要对这两个地方多上点心。”
“是,儿臣明白。”朱标郑重的答应道。
朱元璋见此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人生七十古来稀,他已经年过六十了,能不能活过七十他自己也没把握,说不定哪天突然来场大病就撑不住了,许多事必须得跟好大儿交待清楚了。
“行了,没事你就回去吧。”朱元璋摆了摆手,轻轻斜躺在龙椅上。
过去他精力旺盛,一天睡两个时辰也不带犯困的,现在不行了。
朱标见此,拱了拱手便轻手轻脚的转身离去。
散朝后,吴沉和王杰也立刻将朝堂上的事向李伟做了汇报。
“下官听到那些人给蓝玉求情,就觉得气愤难忍,当即就出班怒斥,蓝玉如此胆大妄为,岂能轻饶……”
吴沉慷慨激扬的诉说着自己在朝堂上是如何不畏权贵,直言上谏的,当然最主要的是让李伟知道他带着弹劾的蓝玉。
王杰也跟着附和。
李党之中属他们最为积极了,其他的像姜宗清蒋荃等工部之人都是埋头做事,不太会表现,而韩宜可和吴伯宗这些人更是正直无私,根本不会这些。
李伟现在也习惯了,对这些恭维的话也能淡然处之。
“做的不错,这次多亏你们了,不然蓝玉这种货色就也位极人臣了。”
李伟轻笑道赞赏道。
吴沉顿时也露出笑容:“这都是向国公学习,国公才是真正的高风亮节……”
李伟出声打断道:“本公不便入朝,朝中之事还需二位多操心。”
“国公放心,我等定当尽心竭力,听从国公的教诲,为陛下,为朝廷效力!”
吴沉道,王杰也跟着表忠心。
李伟满意颔首。
二人把该表现的也都表现了,也得到了李伟的夸赞,最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。
两人走后,李伟的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消失。
根据他们所说的朝堂上的情形,蓝玉没能进封,主要还是朱元璋自己的意思,要不然他就不会在朝堂上当众喝斥蓝玉。
但是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,这事恐怕只是暂时压下了而已,以蓝玉这次的功劳,不封公实在说不过去,即便是有纵兵毁关和玷污元妃的事,也不能一直压着不封。
毕竟在武将的心里,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若是因此就不封,军中将领必生埋怨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