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8章 袁绍之死-下

类别:历史军事 作者:浙东匹夫字数:5252更新时间:24/06/15 09:00:49
    鲁肃周瑜在海上漂了大半个月,消息已经够不灵通了。

    但即使让他们重新连线,跟诸葛均同步版本信息,他们同步的也只是琅琊这片局域网的版本,跟真正河北那边的最新版本进度,差距依然有些大。

    为了看清全局,不得不把时间线回溯大半个月,回溯到建安七年二月底,也就是南边鲁肃周瑜刚刚坐船北上的点——视线也挪到冀州,邺城,也就是袁绍的老巢。

    早在二月二十四这天,袁绍就已经彻底昏迷不醒,再也没有说出一句话。

    那天中午刘氏亲手给他喂汤水的时候,袁绍嗯嗯啊啊那几声痛苦的呻吟,应该就是他最后的遗言了。

    当时那些汤水也都流了满襟,十口至少有八口都流到了地上,喝下去的最多两口。那声嘶气喘的狼狈样,比平行时空司马懿在李胜面前演的还真实十倍。

    刘氏当众给袁绍喂完最后一顿汤后,就堂而皇之吩咐所有奴仆和侍女全部退出去,不要打扰大将军休息了。众人莫敢不从,没有一个人质疑。

    一代枭雄,到最后也没认清形势,没想到自己会在哪天完蛋,遗言都传不出去,不得不说是很悲哀。

    但这一点上,还真没人给袁绍开弱智光环,也没有黑他。

    因为袁绍和刘表,在原本的历史上,就属于“最后阶段被隔绝内外,导致没法公开立遗嘱”的典型。

    按照《三国志》上的正式说法,审配等人后来拥立袁尚,也是因为袁绍“欲以为后而未显”,这一点在《典论》上也得到了印证,就是说他偏爱袁尚,但从没有正式表达过。

    一個人对于身后事,居然会留下这样的糊涂账,生前再是雄心壮志,也只能说是讳疾忌医,“不管死后洪水滔天”了。

    很多自视甚高、吃不得亏、一吃亏就情绪不稳定、喜欢破罐子破摔的人,都有这样的共性。

    而那些跌倒了能重新爬起来的,有韧性的人,基本上不会犯这个错误。

    他们哪怕输了,也会想翻盘。就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,很清楚自己翻不了盘,也要留下点布局,指望后人翻盘,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再搏一把,继续战斗下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夜过去,第二天开始袁绍就永远、彻底昏迷了,再也滴水未进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袁绍,是建安七年四月底五月初左右走的,现在算算日子,也就提前了两个多月,变化并不算大。

    考虑到这一世他受到的挫折打击更大,官渡之战惨败后,又连输了两场大战,东阿之战、仓亭之战。

    其中东阿之战是原本历史上没有发生的,还是在他“改过自新、虚心纳谏”、听了田丰建议后,依然打败了。这场额外惨败的心理打击,让他的心理崩溃更加彻底、更加绝望,仅仅早死两三个月,已经算命硬了。

    时间来到二月二十六这天的傍晚,也就是袁绍超过两天两夜连续昏迷、连续水米未进后,刘氏找来了儿子袁尚,有些事情要吩咐。

    袁尚进来的时候,心情很是沉重,他还以为父亲已经不幸了。然而见面之后,刘氏一开口,就让袁尚微微一惊。

    刘氏居然是为了向他借调一些可靠的大将军府侍卫。

    毕竟刘氏一介女流,又不像刘表那边的蔡氏一样有外戚掌兵权,所以在武力方面,她是完全没有根基的。连大将军府外面的侍卫队,她作为大将军夫人都指挥不动,只能指挥指挥侍女和奴仆。

    这方面,还是应该给袁绍说句公道话的,袁绍直到最后一刻,至少都没让自己的女人或者其娘家人染指兵权,哪怕只是指挥小规模的侍卫队。要给兵权也是给儿子。

    这一点相比于刘表而言,袁绍要做得好得多,刘表那边中枢兵权也都在外戚手里。

    但袁尚奇怪的是,大哥如今还在南皮,虽说有两次尝试从幽州绕回冀州西部,也都被常山、中山的苏由、阴夔死守堵回去了。这种情况下,母亲要借侍卫防谁呢?

    于是他审慎地提醒:“母亲若是担心大哥,或许大可不必……听说曹军发现了前阵子大哥有异动后,曹洪又从东光对南皮发起了新的攻势,大哥如今已被大义挤兑住了,又有军务缠身,不会有威胁的。

    对了,父亲今日病情如何了?有……加重么?”

    刘氏却不听他的解释,一脸恼怒:“你父亲还是那个样子,但医官已经私下说了,再也不可能醒来了,就是这口气昏迷耗着。我借侍卫自然另有用处,你连这都要管?”

    袁尚犹豫了一下,考虑到母亲没有别的儿子可以扶持,借侍卫也不可能对他不利,最后还是借了。

    结果当天晚上,刘氏就迫不及待动手,袁绍这边还有一口气吊着没断呢,她先动武把袁绍所有的小妾都杀了。

    也一如历史惯性那样地先毁容再杀,让侍卫一刀刀把脸都砍烂了,以免她们到了地下跟袁绍团聚再相认、以美色诱骗袁绍。

    次日一早,袁尚才知道这一切,大惊失色,但他已经来不及理会这些。

    因为当天午后,袁绍也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,大将军府上下内外立刻举哀,一夕之间整个邺城都进入了肃穆的状态。

    袁尚要表现得自己像是孝子,这时候哪里还能管母亲的丑恶行径,恨不得大事化小,就紧急找来审配商议,该如何善后掩饰。

    审配听说后也是大惊,意识到这种“大将军刚死,就杀尽其妾侍”的事情实在是不体面,容易导致人心离散,

    便建议袁尚对外宣称是那些宠妾们过于爱戴袁绍,自愿为其殉葬,给她们风光装殓,别让外人看出尸体的异状破绽。

    毕竟哪有自裁殉葬之人,能自裁成脸都被砍得稀巴烂的,这遗容要是被外人看到,再怎么解释也没人信啊。

    袁尚觉得有道理,加上形势又紧急,再不处理消息就封不住了,他也就不及跟母亲商量,自己当机立断拍板了。

    那群袁绍宠妾就被重新装殓,消息也放出去了。

    刘氏得知后又有些恼怒,一方面是觉得不该给那些贱人体面的后事,一方面也是不放心那些宠妾的家人,于是找来儿子,质问他为何擅自如此主张。

    袁尚只觉焦头烂额,又不好以下犯上,只是苦劝:“母亲何必跟死人过不去?你已毁了她们容貌,就算给她们点哀荣,父亲纵然泉下有知,也不知道她们是谁了。

    如今凝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。我要接位,仅有审配、逢纪是我死忠,还有田丰可以期待。其余人等,眼下都在等着我犯错呢,母亲为何要为了一点小事,置我袁家名声于不顾?这些都是事急从权的处置,还是忍了吧。”

    刘氏却别有说出一番道理来:“你倒是大度,可事情已经做下了,就该一不做二不休!杀了那么多人,至少有几十个侍卫见到了、参与动手了,将来如何封锁得住消息?

    一旦传出去,哪怕不说是我杀的,只说是我逼她们‘自愿’给你父亲殉葬的,她们的家人又会如何怨恨我们袁家?

    到时候这些人还都住在邺城,还不能撕破脸处置,你大哥要是找伱错处,人心只会更不稳!这种时候,就要一不做二不休,斩草除根以绝后患!装什么好人!”

    袁尚哑口无言,呆滞半晌,终于意识到自己“假装那些父妾是自愿殉葬”的处置方式,确实不够严密。

    83中文网最新地址

    而他又不可能杀了那些动手的侍卫灭口,那样的话就成了谁跟你有仇你不杀,反而杀帮你办事的灭口,一旦有点风吹草动,属下的忠诚度只会更加崩盘。

    这种不体面的事情,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。

    “审配误我!他这都出的什么主意!赶紧改口,不说这些人是殉葬的,就大大方方说是获罪被杀!”

    袁尚终于下定决心,帮着母亲斩草除根,由袁尚亲自带兵,当天晚上就把父亲那五家小妾的家人也都满门诛杀,然后放出去的口风也是一天之内就改了口。

    满城文武听说之后,无不愕然:

    这中午还说大将军的小妾们主动愿意殉葬,到了第二天就改成了这些人“在大将军重病期间还妨害大将军养病,导致大将军病情恶化,死有余辜”,灭了人满门。

    (注:这里也没有捏造黑,《三国志》原文就写了“尚又为尽杀死者之家”,正史上就是灭门了五个小妾的全家。当然我这里过程细节和当事人的内心想法是自己塑造的,造成的影响也会跟历史有所不同,我认为还是合理的)

    夫人和三公子如此行事,顿时让很多人觉得袁家的前途又蒙上了一层阴影,很多人都开始动摇,不愿意为这样出尔反尔、滥杀无辜、不顾轻重的人卖命。

    尤其这一世的袁家,袁谭的道德形象和治理政绩、军功对比优势更明显些,对袁尚身边的中立摇摆派,就更有吸引力了。

    而审配听说之后,也是无奈摇头。他心里其实知道,对袁尚最有利的做法,就是袁绍死了之后,先秘不发丧几天,等袁尚交接了工作、做了更多接权的准备后,再正式公布。

    但刘氏急于杀人,闹得这么大,一开始就捂不住盖子了,已经让袁尚失去了交接的缓冲期。

    只能是匆匆直接上马,很多人都来不及笼络,这就导致跑的人更多了。

    仓促之间,审配的全部精力,都花在了盯住田丰上,确保田丰跟他和逢纪一样绝对支持袁尚。

    而田丰以外的人,审配都顾不上了。

    只是因为邺城内外的局面,仍然是被冀州本地派牢牢掌握,豫州派翻不起浪来。郭图也就只好跟历史同期一样,仓促出奔,偷偷潜行先去幽州绕一圈,轻装简从渗透到袁谭的地盘上,投奔袁谭。

    历史上郭图也是顺利投了袁谭的,这一点并不需要开挂。

    但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非冀州派的官员,在袁尚接权之初没来得及跑,比如辛评——所以后来辛毗被袁谭任用出使曹操、投了曹之后回来打审配,审配才能把辛评留在邺城的全家都杀了。

    但这一世,辛评也趁着审配焦头烂额管不过来的机会,跟着郭图一起跑了,甚至全家都跑路了。

    审配仓促之间抓不住郭图辛评的罪证,他也唯恐这些人留在邺城会阻挠袁尚接权,愿意走那就最好。

    因此审配并没有派兵深追,只是让人在舆论上把郭图和辛评搞臭,宣扬他们是背主之贼,说他们是看到袁绍死了、就觉得袁家没前途,想要做反复无常的小人。

    跟郭图、辛评情况相似的,还有其他一些被袁尚倒行逆施蝴蝶效应所影响的谋士。

    比如清河崔琰,历史上他在二袁相争时,看不下去这种不孝不义的把戏,选择了告病弃官,两不相帮。

    还因此被袁尚问罪下狱过,后来考虑到崔琰名声大,承认他“确实有病,没有欺主”,这才很快从牢里放出来,一直赋闲到袁尚丢失邺城后,才被曹操任用。

    这一世,崔琰看到袁尚的暴行,当然还是一如历史惯性弃官不干了,但因为逢纪审配的控制力比历史同期更弱,无法第一时间把弃官的人抓起来,崔琰也就找了个机会跑了。

    本来么,崔琰五年前来邺城时,最大的软肋是他恩师郑玄,他是作为弟子护送郑玄来邺的,要走也不好弃师而走,那样属于不义。

    但郑玄已经在建安五年,也就前年官渡之战的时候病死了,享年七十四。崔琰没了软肋,也就想逃回当年跟随恩师读书的北海郡不其山隐居。

    至于到了北海郡之后,刘备的人会不会去礼遇笼络,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。

    同样的情况,还发生在历史上本该明年病死在邺城的前泰山太守应劭身上。

    历史上应劭是203年时病死于邺城围城期间,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围城期间粮食短缺、容易营养不良,又缺医少药。所以如果不是极端困苦环境的话,应劭的天然寿命或许还能再抗几年。

    应劭毕竟是前辈的学者型官员,他当年当泰山太守时,手下的副手郡丞正是诸葛珪,也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先父,他跟诸葛家是有不小的交情的。后来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一行路过泰山郡时,被张闿截杀,应劭恐惧曹操报复,才弃官北渡投袁绍。

    所以应劭的年纪已经很大了,五十好几奔六了。过去整整七年应劭都只是挂个散官职衔,闭门做学问,写了十卷《汉官仪》和几卷《风俗通义》,没有接触具体政务,都在整理自李傕郭汜之乱以来散失的朝廷礼仪典礼制度。

    这种有点道德追求的学者型官员,看到倒行逆施的暴虐行径,当然也不想再蹚浑水,想闭门做学问在哪儿不能做。而且他也是豫州汝南郡人,原本是看在跟袁家是同郡的同乡才来投的,现在豫州派全面被冀州本地派打压,他还留在这儿干什么?

    历史上这个时候诸葛家的人一个都没混出头,应劭当然不会去跟诸葛家攀交情。但现在情况不同了,诸葛瑾诸葛亮在南方都是手掌一州实权的人物,应劭也就打算去南方避难。

    最后,还有一个豫州派的大佬,颍川郡的荀谌荀友若,在袁绍在世时,也被重用过,现在袁尚靠逢纪审配田丰掌握局面,清一色重用冀州本地人,荀谌思考再三,也决定去青州投袁谭。

    只有袁大公子会重用非河北的人!

    最终,袁家兄弟争权,袁尚虽然通过恐怖杀戮控制住了冀州西半部的局面,但也把外地籍贯的谋士、文官驱赶了个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郭图、辛评、荀谌直接投了他哥。应劭、崔琰分别去琅琊和北海关起门来做学问。

    历史上他只失去了两个有头有脸的文官人才、一个弃官,现在因为蝴蝶效应扩大到了五个。

    袁尚身边叫的上号的谋士和文官重臣,只剩下田丰、审配、逢纪、陈琳等等,另外作为亲戚的高干、高柔之流不能算在内,这些人本来就不会跑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冀州本地的军队还是被袁尚彻底掌握了,武将并没有出现哗变或者投袁谭。

    可能是因为如今还剩下的袁家武将都没那么道德洁癖了,已经官渡、东阿、仓亭三场惨败大浪淘沙下来,骨气硬的都死得差不多了。能活下来的或许更信奉拳头大就是硬道理,管你谁义谁不义呢。又不是个个武将都跟关羽赵云那样,决策前要先道德拷问一下。

    这种兵荒马乱的节骨眼上,这个结果也算是袁尚可以接受的了。只要掌握住了军队,文官损失一些就损失一些好了,官还怕没人做么。

    而在袁尚肃清内部,尽快掌权的同时,袁绍的死讯,也毫无封锁地快速传播到了曹操的占领区,随后通过幽州绕路迂回,传到袁谭那儿。

    曹操是在三月初八,在许都接到的河北急报,说袁绍终于死了。曹操顿时大喜过望,但也微微有些感慨,毕竟是跟他认识了三十多年的老对手了。

    袁谭因为道路不太畅通,反而比曹操还晚了三五天才知道,那天是三月十二。

    又过了四天,才传到东莱和琅琊郡,被太史慈鲁肃周瑜诸葛均等人所知。他们也不敢怠慢,继续加急传递回南方,通知诸葛瑾刘备诸葛亮。

    短短半个多月之内,天下为之震动。

    83中文网最新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