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猪仔船抵达新乡
类别:
历史军事
作者:
五十缺一字数:2429更新时间:24/01/28 01:43:08
朱再明正在工部,和徐器等工部大佬围着子弹生产线急得团团转。
从系统购买子弹还是太贵了,看着新军每天训练的弹药消耗量,朱再明一脸肉疼。
户部的1500万大明银币,是用来未来大明的建设的,这笔钱不能动。
大将军府的500万,是新军的军费,而且朱再明准备给海军购买战舰,这笔钱估计还不够用呢,也不能动。
最后,朱再明直接掏空了自己的几十万银币的私房钱,补充了足够的子弹和炮弹,才让新军的弹药富裕起来,打得起训练了。
至于6吨黄金总计50万大明金币,这笔钱是未来的黄金储备,也不能动。
所以,朱再明最后挤了点银币,从系统买了一条纯手工的子弹生产线。
子弹自己制造,比从系统买要便宜多了。
但是,等生产线具现出来,朱再明和几个工部大佬拿着使用说明书懵了。
三酸两碱怎么搞?雷酸汞怎么搞?
这两样材料是制作金属子弹的基础,没有酸碱厂,就造不出无烟火药;没有雷酸汞制备厂,就造不出底火;子弹生产线就是能开工,也就生产个子弹壳。
朱再明不信邪的从户部支取了几十万银币,购买了各类化工的技术资料。
然后又懵了。
技术资料是真的,还很详细。
但是这些化工厂建设所需的各种设备,包括相应技术工人,都不是现在的大明能玩的转的。
如果生产线靠买,原材料也靠买,略微一计算,这特么比直接买子弹贵多了。
造不如买,朱再明深刻体会到前世一些企业的运营逻辑。
没钱嘛~省钱嘛~没那个能力嘛~
最后,朱再明和徐器等人唉声叹气,仅仅依靠实验室制备的一点材料,试运行了一遍,造了一两千子弹。
“陛下,看来生产线的建设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”
跟着皇帝参观生产线的户部尚书陈显立刻上书,提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“这里的一切都离不开人,陛下,臣以为应该尽快建设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尽早培养各类人才。
同时,集合大明识字的工匠开展速成班,尽量先建立一套化工厂体系!”
“臣附议~”
“俺也一样!”
诸位大臣纷纷表态,大家流落澳洲也100多年了,接触过英国人、法国人、西班牙人……
对于世界的认知比封闭的满清好了不少。
尤其是在参观了新建的新式蒸汽机制造厂、热火朝天训练的新军大营后,这些大臣们对于大明的军事优势有了清晰的认知。
似乎,除了人口少了点,咱们也不弱嘛。
如果能获得大量人口……
垂死病中惊坐起,列强竟是我自己?
大臣们突然对大明的前程充满了信心。
同时,他们对能从太上老君那里买各种物品的朱再明,也是越发的尊敬。
朱再明捏着自造的子弹端详,也想起来一件事,那就是雷酸汞貌似就在今年被发现。
世界各国也开始迈入火帽枪、激发枪的时代。
虽然大明依然保持技术优势,但是面对爆发产能的各个工业国,技术优势将会被数量优势所抹平。
必须要加快发展速度了。
……
随着猛烈的摇晃,丁乔从睡梦中醒来,入耳的是各种嘈杂声,以及“啪啪啪”的鞭炮声。
在短暂的迟疑后,他才想起来自己是在西班牙人的大帆船中。
一次水灾,他一家三口死的就剩自己一个,一路被官老爷驱赶来到泉州,在那里遇到了招工的西班牙人。
招工好哇,家里就剩我一个了,到哪里不是家?只要能吃口饭,哪怕去欧罗巴人的种植园他也认了。
他听人说,现在全世界到处都是欧罗巴人,他们驾着大帆船足迹遍布整个世界,他们买卖商品、开种植园、挖金矿……个个富得流油。
但是他不信,因为外面真的那么赚钱的话,为什么皇帝老儿不派舰队去呢?
前朝永乐帝还七下西洋呢。
肯定啊,是那些卖“猪仔”的奴隶贩子忽悠人的。
“猪仔”这个词,是他最近学到的,周围的西班牙人都是这么叫他们。
他摇摇晃晃的来到甲板,发现已经有不少“猪仔”趴在船舷,对着岸上指指点点。
丁乔也围上去,只一眼就愣住了。
新乡城港口并不大,但是此刻却挤满了西式大帆船,远处海面上漂泊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,大大小小的船只数量有两千多艘。
而岸边码头上,挂着各种旗帜和灯笼,还有几条横幅,有一群人正在燃放鞭炮,一片喜庆的景象。
丁乔上过私塾,也认得横幅上的几个字。
“欢迎来到大明新乡城。”
大明?大明不是早就亡了吗?
丁乔很是疑惑,随后又想到民间的传闻,传说朱三太子有一支后人流落海外,在一个叫什么澳洲的地方。
难道……
丁乔咽了口唾沫。
这时,一群身穿官服模样的人上了船。
他们敲了锣,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。
当中一个中年人扯着大嗓门儿,举着一叠纸,声如洪钟。
“静一静,都静一静,大家向我看齐,我宣布个事!”
大家都好奇的看过去,但是眼神中有些惧怕,封建社会的百姓对官员有着天然的恐惧。
只是大伙儿发现,这几个官员貌似挺和善的。
只见那个官儿最大的,“撕拉”几下,把一叠纸撕成碎片抛入大海。
“我撕的就是大伙儿的卖身合同,现在,大家自由啦!”
合同,自然是在泉州上船前签的。
听西班牙人说,有个大客户买下了他们,让他们下矿。
短暂的沉寂后,丁乔壮着胆子,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。
“官……官老爷,您是说,我们不用下矿了?”
不下矿,对于这些来到新地方身无分文的人来说,可不是好征兆。
不下矿了,他们哪来银钱吃饭?顿时有人七嘴八舌的说着。
中年人呵呵一笑,立刻出言解释,安抚了大家的心。
“放心,我大明已经划好了土地。你们以家庭为单位,每家按照人头分田分地分粮。
我大明武德皇帝陛下早就安排好了,皇恩浩荡,君恩如露。
保证大家伙儿,人人有田种,人人有衣穿,人人能上工……
这第一年啊,种田还免税哩~”
众人听着,如梦似幻,感觉在听什么童话故事。
等到官员们将一个红彤彤的小本子(户口本)记录好了,塞到他们手中,所有人才如梦方醒。
这一切,居然是真的!
他们,有家了!
大帆船上爆发了震耳欲聋的欢呼,声音如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。
“大明万岁!”
“陛下万年!”